文:王智远| ID:Z201440
我们不需要思考,怎么准确把饭送到嘴里,不需要思考上班时要走哪条路,乘哪一班车。
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认为,进化使大脑,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非常吝啬,其基本原则是 “不该动不动,该动也不动,能不动就不动” 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由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,超出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,因此人们各种情况下,决策总是想走捷径,通过简化复杂问题,来减少花费在信息加工中的时间精力。
也就是说,人 的大脑喜欢自动行为。
思考过程中,人们倾向于保持更少的思维活动,而不是花费大量精力来处理一个个问题,这一切现象被称为 “认知吝啬鬼”(cognitive miser) 。
大脑不理性的两个主要特征: 一是信息处理过程,二是内容问题。
我们怎么处理信息的?常规情况下采用默认机制,正是那些长期培养的惯性行为;针对后者,在进行理性思考时,当缺少理性行为所需要的思维结构,心智程序(Mindware)就会出现问题。
也就是说:
解决问题过程中,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的规则、知识、程序和策略有限,概率思维、逻辑、科学推理等理性工具,我们通常没有完全掌握,甚至根本没有学习过,于是乎,才造成我们陷入不理性的泥潭。
那么,大脑为什么是认知吝啬鬼?而不是完美理性? 一大原因在于「进化机制」。
数学中,进化的最大化原则,被看做 “用数字推论出来的结果” ,经常使用公理、定义、引理等概念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推论体系,就像1+1等于2,不可能等于3一样。
老师让你做一道物理题,你也不可能用“文科”,包含华丽词汇的语录来阐述,所以,它不能依靠直觉、或人生经验,只能用确定的前置因素推理。
自然中不同, 进化的最大化原则被“适应、更好”来定义 ,自然界中适应性更强的个体,更容易生存和繁殖,这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原则,你想想看,一个非常理性但不能适应环境的人,会不会被淘汰掉?
所以,进化使得能够适应环境的人、生物才能更好地生存并传递基因,从而使其后代也具备适应性更强的特征。适应性更强的个体,依次再进化,以适应新的时代。
正是这种“持续迭代”的机制,促使我们出生时,基因中自带一些鼓励做出有利益传递、损失厌恶的事情,以导致“认知吝啬”成为默认选项。
比如:
欲望是一种本能,它鼓励我们去追求有利于基因传递的事情,大脑存在快乐神经回路,它会让人感到快乐和愉悦;这种本能在进化中会得到优化和加强。
因此,从进化机制、信息处理过程以及内容掌握三个方面来看待理性。
它是一种不完美的系统,有其盲点和局限性 ;只有不断进化学习新知识,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见和缺陷,从而避免被认知吝啬鬼操控。
那么,认知吝啬会用什么诡计,引诱聪明人走上弯路呢?
其一: 大脑某些情况下,更倾向于被具体、生动和鲜活的信息所影响,而对冰冷的数字、和抽象概念则感到无感。
因为,生动的信息容易唤起人的情感反应,让人影响深刻,从而把更准确的数据抛在脑后,这种行为被认知心理学家称为信息的生动性(vivid presentations of information)。
举两个例子:
某个实验中,参与者被要求选择一款面霜。 A面霜宣称其成分中含有“70%天然成分”,B面霜宣称其成分含有“30%合成成分”。 大多数参与者会选择前者,因为“70%天然成分”的描述更生动、更具体。即使实验者告诉他们,两种面霜实际上含有相同的成分比例,这种选择仍然存在。
现在有疾病A和B,A的死亡率是25%,B疾病中约有1200人死亡,在一次类似情景模拟实验中,大多数人认为B疾病危险程度比A高。
所以,即使个别案例再生动,也不一定意味着整体概率,这一切源于某些情况下「情感大于理性」。
其二,我们在信息处理时,更倾向于使用经验、直觉和简化规则 ,这种信息加工方式被称为启发式加工(Heuristic processing),由于启发式加工的快速和高效,往往容易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。
举两个例子:
一件衣服售价498元,现在特价只需要298元,人们会觉得这是很划算的价格;但如果该商品一开始就是298元,人们对它就会有不同的认知,我们会以先接触到的信息为准,而后面的信息则会被这个锚定所影响。
你们家用WiFi每年需要付1500元,结果网速特别不稳定,你打官方电话反馈时,对方告知,是否原因花更多钱,已获得较快网速,你肯定会拒绝。
同样的现象,客服询问你,是否原因接受不稳定的网络,以换来下半年一定比例的费用折扣,你就会接受。
为什么会这样?
其实完全是语言游戏, 不同的表述方式,会让人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,认知吝啬习惯被动接受别人给的既定框架,允许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关注点,所以才会蒙蔽其中。
此类情景有点像\"洗熨衣服类决策\"。
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,或者对于某个选项,已经有预设态度和偏见所导致,假定停下来,简单思考下各选择背后的意义,你就会做出最佳决策。
其三,工作你我们经常说“你不要把事情搞的太复杂”,有时一项复杂决策,大脑喜欢用简单的问题取代 ,这被称为属性替换 (attribute substitution),看似说的通,却隐藏着巨大的错误隐患。
俗话说,“如果一件事的结果集合中,包含另一个事件的所有结果,那两者之间就存在支配关系。” 当人们对较大结果集合的估值,或概率估计高于较小结果集合时,就违反了支配关系原则。
诚然,信息的生动性(vivid presentations of information)、启发式加工(Heuristic processing)、属性替换 (attribute substitution),是认知吝啬常用技俩,它在你毫不自知时,悄悄控制着日常思考和决策。
你是否发现,以上所有内容都从自我角度考虑问题,这是一种“我方立场偏差”(Myside Bias)。
简单地说, 我们倾向于从自身视角对情景进行评价。 评估证据、道德评判时,人人往往会受到立场差的影响,毕竟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,是件非常消耗认知资源的事,所以,人们不源于从对方角度考虑也情有可原。
然而,采用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所付出的代价,有时会超越预期,毕竟,我们也无法意识到,这是很多非理性想法和行为的根源所在。
比如:
一年下来,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看了多少本书,认真观察会发现,那些看过的书之所以效率高,是因为,他们喜欢选择容易的进行阅读。
并把这种现象用只看“与工作、生活、或某部分”有关的内容,这就是典型“立场偏差”,换个角度, 即使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书籍,也能为你带来不同的启示。
即便是AI机器在进行决策时,也会受训练数据影响,出现偏差,之所以这样,源于两大面:
1)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
我们总以为自己拥有的知识是足够多的,因此无法识别不足和错误,这种过度自信会导致,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,忽略他人的看法和经验。
我身边有一些在市场运营方面,有5年左右工作经验的人,他们总是过度自信,认为自己已经掌握,某些大厂岗位的所有知识点,在工作中忽略他人的建议。
然而, 这种过来人的感觉,总会导致他们犯下错误,很难识别自身的不足。
之所以大佬非常谦逊,是他们已经迈过“我方偏差”的鸿沟,知道要多听对方意见,集大家智慧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。此外,这种“高估自己”的现象会经常导致 我们停止进步。
我经常看到一些人像疯狗一样,对别人错误吹毛求疵,却对自己缺点视而不见。他们不愿接受批评并进行改进,反而会像狂犬一样,攻击那些好心指出他们错误的人, 你说一句,他们会顶回来十句。
值得注意的是,知识掌握不足,也常出现在“评估一件事”进度上,认知科学家实验认为, 如果理想中的计划,总比预期实现要慢2-3倍,那就要重新审视认知水平了。
它还会出现控制错觉,我们总会通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数据,对宏观信息分析,对几十亿人的决策分析,甚至预测明天哪只股票会涨,如何买入等。
认知学家曾经做过一项“关于彩票的验”,让人们通过两种方式挑选后,花钱买走对方的彩票,结果发现,他们都认为自己挑选的彩票更可能接近正确号码,从而重视”挑选号码“这件事,而实际中,两者概率一样。
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, 你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很多,能做出最佳决策,然而恰巧会陷入那些“显而易见”的问题上,并且犯错总在大量烧脑后 ,这也恰巧说明认知有多吝啬。
2)和智商情商完全无关
2016年心理学研究人员,曾做过一项名为“蒙眼女孩足球队”的实验,该实验主要想证明性别歧视的存在,以及认知吝啬和智商、情商并无太大关联。
研究人员组成男女两队分别进行足球比赛。比赛中,女孩们戴上眼罩,无法正常看球。最终结果显示,女孩比男孩更擅长这项任务,因为她们不会被球的运动视觉欺骗。
换言之, 女孩之所以表现得更好,并非因为拥有更高的智商、情商,而是她们不依赖视觉信息,男孩则会陷入信息干扰中。
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很多教授、经济学家和高学历的人,依然会在股票市场上破产。
虽然他们掌握正确的投资价值观和能力,但高智商反而会让人陷入固定思维框架,如果某些事情的方向本身就是错误的,那么,高智商的人反而会犯错率更大,也就是,智商和情商仅仅是运算效率不同。
我也曾经犯过这种错误。
以前老板交代做一份项目报告、PPT,我总会先打开社交媒体寻找各种框架套用,要么问身边的人该怎么办?一顿操作下来汇报时,老板却说“不要搞那么复杂”。
你要先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份报告,核心是内部讲解,又不是给客户,自然不用如此华丽,回头看, 我之所以会这样,原因是陷入以往既定的框架里,无法自拔。
一言以蔽之,我方立场偏差主要源于“知识出现的幻境”。掌握的知识越少,就越无知;而掌握的知识越多,就越容易被框架束缚,从而高估自己,过度自信,停止进步。
对于高智商的人来说,在被告知如何做的前提下,必须解构框架,他们的效率会比低智商的人高;否则,他们也无法做到更好。
显然,认知吝啬鬼很难避免,日常中,该如何尽可能少犯低级的错误呢?我经常使用这三步走的动作。
1)留出间隙
心理学家迈克尔·奥尔平(Michael Olpin)说, 「在刺激和反应之间,存在一道间隙,或者说是一片空间,我们成长与幸福的关键就在于,如何运用这片空间」。
意思是,面临外部决策时,需要有一个空间,可以让我们在反应之前停下来思考,决定如何应对决策,这个空间即成长和幸福的关键, 因为它让我们有机会选择自己的行动,而不是被刺激所驱动。
这个空间可能很短暂,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它,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和情绪;如何留出这个“间隙”呢?
我始终推崇“行动慢半拍”。
之所以会被各种信息框架,是因为行为被情绪调动,情绪让我们启动了“认知吝啬鬼”,导致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决定。
不妨认真地思考一下,当你在咖啡厅被导购询问,你是要喝“咖啡”还是“拿铁”时,你也许会因为对方的帅气(或美貌)吸引,再加上语言引导,没来得及思考就回答了,对吗?
想要自己理性,首先要在大脑中植入各种正确的“心智程序”,而非受别人训练的“心智程序”。
2)证伪思维
有一家学校,号称他们的教学方法可以治疗自闭症患者。试验数据如下:200个自闭症患者参加该教学方法治疗,病情得到改善;75个患者参加该教学方法治疗,病情没有得到改善。
我们的直觉(大脑快速决策)会认为这个方法一定有效, 治愈率为200/(200+75),即72.7%。 看到这里,相信你一定会认为该治疗的确有效。
如何证明它是无效的呢?实验者在该学校找到一组相反的数据。50人没有接受治疗,病情得到改善;15人没有接受治疗,病情没有得到改善, 治愈率为50/(50+15),即76.9%。
也就是说, 不接受治疗的病人病情改善的概率为76.9%,竟然比接受治疗的72.7%还高。此时,你还会认为那种教学方法有用吗?
查理·芒格说,做出决定时,一定要反过来思考。这样才能避免决策错误。实际上,这就是应用证伪思维的过程。
3)拆解框架
与他人对话(解决问题)过程中,很容易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,链条上每个环节,都可能陷入对方的思维中,同时,在认识问题上,我们也很容易形成“路径依赖”。
我们倾向于接受那些更符合“自己心意”的信息,也更注意别人的“言谈表达”。 等你猜想到这一点后,这种倾向就会更加严重。
就像,作家刘青云参加《向往的生活》中的一个片段,他和黄磊交谈时说“莴笋凉拌口味非常好”,黄磊回答说“您喜欢吃吗?”尽管对方说“我没那个意思”,然而最终黄磊还是做了一道菜。
我对该桥段记忆尤新。
它背后反应着“框架”对人的影响, 你可能认为你在理解对方,但实际上对方已经为你准备好了“框架”。 因此,当得出对方任何想法后,首先进行一些初步验证。
例如,询问对方如何理解问题,看法是什么,以及认为应该怎么做。在此基础上,我会更深入地了解该问题,并按照自己的“理论”进行解释,以便更准确、全面、有说服力地阐述结论。
其实,我经常说“批判性思维”,一定程度上,就是在关注如何避免陷入别人的框架中。
总结一下:
认知吝啬,进化需要。
进化目的,并非是最大化人类的快乐,而是让我们能够繁衍生存,大脑在处理信息上,存在各种问题,导致我们采用简单方式加工,缺少理性结构。
我们天生以我为中心,很难摆脱我方偏差,所以在面对现实社会种种陷阱时,需要给思考 “留出间隙”,寻找证伪、拆解对方的框架” ,以便做出明确决策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南极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